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、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、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、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,均被严格禁止。从这一规定来看,那些专门从事 U 币买卖生意的 “U 商”,其行为已触碰 “非法金融活动” 的红线,情节严重的,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。
但对于普通个人偶尔的买卖行为,法律虽没有明确将其定义为违法,但这绝不意味着毫无风险。一旦卷入纠纷,个人权益将难以得到法律保障。假设你向 “U 商” 转账购买 U 币,对方收款后却拉黑了你,当你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钱款或交付 U 币时,法院大概率会依据相关通知精神,认定该买卖合同因违反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,驳回你的诉讼请求,你的资金也就难以追回。
再者,U 币交易极易沦为洗钱的温床。由于其匿名化特征,大量电信诈骗、网络赌博、贪污腐败等黑灰产资金,常借助 U 币交易进行 “洗白”。在交易过程中,你根本无法确定收到的 U 币是否 “干净”。一旦涉及黑灰产资金流转,你的银行账户就可能被公安机关冻结。哪怕你只是单纯想买点 U 币,也可能莫名其妙被卷入案件,耗费大量时间、精力去申诉解释,最终还不一定能成功解冻账户。
此外,如果个人买卖 U 币的行为越过了合理界限,同样可能触犯法律。比如长期、大额、频繁地进行 U 币交易,可能会被监管机构怀疑存在洗钱或非法转移资产的嫌疑;若明知对方资金来源有问题,仍与其交易,就可能构成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共犯;要是买了 U 币后帮朋友购买并从中赚取差价,这种行为一旦被认定为 “居间介绍” 或 “倒买倒卖”,便可能向 “非法经营” 靠拢。